治理私设“景点”需压实多方责任
近年来,景点一些地方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私设“景点”,治理违规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、私设实多违规开展旅游经营活动,需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。景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通知,治理要求各地今年9月至11月开展私设“景点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。私设实多(据9月19日《法治日报》报道)
景区景点显然不是需压想设就能设的。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景点《风景名胜区条例》分别规定了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治理条件和程序,明确了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私设实多主体及管理机构的职责。私设“景点”,需压是景点对相关法规的违背。
具体来说,治理私设“景点”,私设实多往往不符合资源保护、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等要求,没有考虑土地利用规划、城乡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,甚至可能会破坏资源、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,违反《旅游法》《环境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。而在旅游服务方面,私设“景点”可能会因不具备正规景区的条件,安全防范有漏洞,管理服务不到位,存在安全隐患,易造成游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,甚至有的私设“景点”的旅游服务直接做出一些违法行为,诸如进行虚假宣传、欺客宰客、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等行为,引发诸多纠纷,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。
该怎么整治私设“景点”问题?首先,要压实市县一级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,并对开展该专项整治工作不积极、措施落实不到位、关停私设“景点”不彻底的部门或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。辖区内有没有景点未经许可、无照经营,私自改变土地用途、破坏生态环境,私自建设旅游设施,私自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,擅自收取门票费用,且存在旅游安全隐患以及虚假宣传、欺客宰客等问题,相关部门应不难发现,理顺管理体制,厘清部门职责,落实主体责任,才可能有真正过硬的作为。
其次,要严管旅游推广平台。据报道,在一些网络平台,如今传播着大量“未开发景区”“野生景点推荐”“小众旅游目的地”等文章,无任何提示。实际上,对“野景点”,平台及发布者有安全提醒义务和内容审核义务,出事故应承担一定责任。网络平台要及时屏蔽、下架可能有安全隐患的“野景点”推荐,并对发布者予以警示,直至封号。相关部门则要强化平台的内容审核义务,虽然这类文章不是广告,但也不能等同于一般推介。对于情节恶劣者,可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。
此外,游客也应主动抵制私设“景点”。消费者在搜寻游玩之地时,应提高风险意识,搜索和景点相关的执照信息,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提供的景点。对于网红“野景点”,消费者切莫盲目跟风打卡;在游玩时,应加强辨识,发现私设“景点”,可在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、自然资源的义务,并有权制止、检举破坏行为。(何勇海)
责任编辑:李佳榕
- [2025-10-04 05:17] 匠心育人 薪火相传
- [2025-10-04 05:17] 铜陵郊区:传统武术进校园
- [2025-10-04 05:13] “一片叶子”托起一个富民产业
- [2025-10-04 04:56] 安徽高等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?
- [2025-10-04 04:45] 谁是最耀眼的星?铁建重工2025年度人气讲师由你定……
- [2025-10-04 04:42] 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发布,我院蝉联综合排名第一
- [2025-10-04 04:42] 定了!合肥公布中小学后续开学复课时间
- [2025-10-04 04:41] 127件特色好礼亮相测评会 快来选你喜欢的浙江特色伴手礼
- [2025-10-04 04:22] 上海红十字会走进上海山美股份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为安全保驾护航
- [2025-10-04 04:14] 严禁中小学提前组织招生变相“掐尖”选生源
- [2025-10-04 03:55] 460元的鹿茸要收7230元 甘肃定西消协为消费者挽回损失
- [2025-10-04 03:51] 老人就餐被烫伤 商家赔偿1万元
- [2025-10-04 03:44] 太重随车起重机批量交付海外用户!
- [2025-10-04 03:31] 普法护学助成长
- [2025-10-04 03:19] 我院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院情通报会
- [2025-10-04 03:19]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:在潮州感受乡土文化独特魅力
- [2025-10-04 03:09] 启动!DX680HD的“68计划”
- [2025-10-04 03:08] 面膜未使用寄存美容店过期谁担责?
- [2025-10-04 02:45] 安徽旌德:万亩梯田稻金黄
- [2025-10-04 02:44] 黟县:加强爱粮节粮教育